2010 年 03 月 的封存

人間紀實


在北藝大的益大咖逼
發現"人間"舊雜誌
翻閱10幾20年前的新聞時事
有種恍如隔世的奇妙感
一些政治議題
一些人物的立場轉變
對映當下,儼然成趣
字字精闢,論述犀利
可惜當年年紀小
懵懂不知這本雜誌好

裡頭照片在經過時間淬鍊後
更是精彩
將台灣從虛無飄渺的沙龍攝影
帶進視覺肉搏的紀實攝影領域
它居功厥偉

改天再來去

當然如果咖逼可以好喝些
食物更美味些,那就更棒了

Sunday Afternoon at Home


還記得我出生的那棟房子


突然很懷念在我出生那年起造的磚牆瓦屋,
外牆面膚著自家生產的白石灰,
被多雨的淡水及潮濕的海風渲染出美麗的斑斑花紋,
正門牆面保留了在陽光下耀著金光的紅磚,
左右開了兩扇窗,完全對稱,就是小時畫房子的模樣,
砌磚師傅的巧手,用方塊磚,也排列出簡單的幾何造型做裝飾,
磚與磚之間保留了未經修飾的凝固水泥表情,
還有許多空隙,螞蟻列隊進出。

幾年就要厚塗一層紅漆的厚木門,
開關時總會發出嘰嘰嘎嘎的聲音,
生鏽的門環上綁著媽媽手工搓出的多股塑膠繩,
在許多時候,在兩個門環上,用這條耐用的繩子打個結,就當鎖了。

高於一般閩南瓦屋半個個頭的屋子,
多了個半樓,用一張大木梯上下進出閣樓,
讓小小的屋子,可以塞進六個兄弟一個姐姐的家庭。

家裡養的紅番鴨,常飛上屋脊,冬天進補時總要大費周章才能逮到牠。

不記得是大姐出嫁前還是大嫂入門前,家裡才大翻修,
房間終於隔出牢靠的木板,
釘了天花板,內壁也才膚上水泥,刷上水泥漆
原本挑高的客廳,就此用天花板與閣樓隔開
大木梯也被移置屋子的後端進出了。

就此之後,房子的格局就再也沒變動過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也住到閣樓上,
比較有記憶的時段是高中,
光線不足的閣樓,讓那時就愛玩相機的我,
在裡頭拍了許多用幻燈機胡搞出來的照片,
讓高中時小小地風光了一下,
熬夜畫水彩素描也是經常有。

房子坐落在離海很近的位置,
但門前的幾棵大榕樹讓房子在視線上徹底的與海隔絕,
也因為這樣,脆弱的瓦屋,在榕樹的遮蔽下,
也才能挺過了20多年來的大小颱風,
在聽覺上,則在安靜的夜裡,靜下心是可以清楚的聽見海潮聲的。

穿過榕樹下,
大約百步之遙便能踩上沙灘。

海,當然是我們的遊戲場。
也是暑假挣學費的掏金地。
挖海瓜子,抓章魚,採石花菜,
暑假很忙。

冬天則裹著厚外套,頂著東北季風
趴在大石頭上撕髮菜。

吃完晚飯,到海堤上看夕陽是我常做的事。
結婚那年,飛過半個地球,
聖托里尼的夕陽確實很美,但需要與太多人共享。
老家的夕陽,也很美,隨時可以來去獨享。

梅雨季時會有大毛蟹爬過門口,
夏夜會有螢火蟲在窗外飛舞,
七八月的蟬叫聲,大到讓人想罵髒話
冬天濕濕冷冷是有那麼一點討厭。

這一切,
房子很簡陋,
記憶卻很美好。

房子也已不在了,
趁還記得,
寫點零碎片斷記憶起來。

一年用120秒更替4季,封面設計用3分17秒(兩個一起看,爽度絕對有差)


20100310PM05:30在八德路遇見紐約



窮人家要用想像力旅行!